第323章 就差一分_书穿七零:末世大佬的养女日常
你家小说网 > 书穿七零:末世大佬的养女日常 > 第323章 就差一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3章 就差一分

  徐记者晚上的时候跟肖家的人聊了一下,连孩子都没有放过。

  等到第二天又到屯子里走访了一圈。

  一天下来就是听各种的人,讲各种和俞家相关的故事。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当然是俞里里。

  反而考了状元的俞红美,大家了解的都不多。

  还是大娘大嫂们去俞家缝衣服做鞋,或者借缝纫机的时候,才有机会和俞红美聊聊天。

  只知道她长得好看,手工活不错,听说以前念书的时候学习就好,再多的就不太知道了!

  跟俞红美相关的唯一的一个八卦,大约就是学校里欺负她的同学一直追到十八里屯来。

  不过说到这件事的时候,屯人讲的都是大伙儿非常团结,众人齐心。

  每个人都说的好像自己在当时出了大力一般。

  可当徐记者问到原因,一个个就全都装听不懂了!

  倒不是不想说,主要是大家也没有搞清楚原因。

  而且那伙人在大队部关了好几天,最后还赔了钱,从这个角度上说,应该就是单纯的欺负人而已……

  徐记者也没有往深里探索,打架的事有什么好说的!

  哪个屯子不打架?

  他听了一耳朵,分析了一下,没发现太大的价值,便接着溜达去了。

  溜达了一整天之后,他晚上在俞家留的饭。

  他已经有了很多准备,现在就是想要跟俞家的人聊一聊。

  最先聊的当然是俞里里,这也是对当家人的尊重。

  肖根生和张长龙就陪在一边听着,时不时溜个缝。

  煤油灯一直点着,屋里面徐记者越是聊就越是觉得遗憾。

  俞红霞本身的生活,就是一段充满戏剧性的悲剧人生,其中跟家庭、跟婚姻相关的思考已经很多。

  而俞里里的这些年,更是在逆境之中寻找出路,最后终于达成了众人眼中的成功。

  她离婚,独自带着三个女儿生活,开始写作,又为屯子做出了许多的贡献。

  到了这时候,还能以三十三岁的年龄考出了全县第二,全市第二,全省第三的成绩。

  而且这不过一分之差,可能就只是差了一道小题而已!

  徐记者不敢想象这样的人如果成为省状元,最后出来的专访得有多绚烂。

  可惜……

  就差这一分!

  俞里里看着对方那心碎又肉疼的表情,大致猜到了徐记者心中所想。

  不过,她可是半点都不遗憾,甚至还万分庆幸。

  她数学满分,语文分数也很高,这两科比俞红美高了一些。

  奈何其它科目上有了一些小问题。

  因为教材版本和个人经历的关系,一到稍稍开放些的题目,俞里里就会下意识的多想。

  多年投稿经历,让她过于敏感,想太多了就容易和正确结果出现偏差。

  所以有些科目就落后了一点,这样一来,俞红美的总分就超过了她。

  虽然在别人看来,没能得到这个所谓的状元有些遗憾。

  但在俞里里看来,这样才是刚刚好。

  她不希望别人把俞红霞的过往经历和她综合在一起。

  对方走过的人生,应该带着俞红霞本人的痕迹,而不是成为俞里里先抑后扬的人生轨迹之中,最不堪的一部分。

  而且,她也不希望被人塑造成一个刻板的形象。

  人们最爱的两件事,莫过于造神和屠神。

  她不是个完人,无法在众人的审视下生活。

  俞里里已经受够了那种被人推到台前,又被裹挟着坠落的日子。

  别人觉得这一分是她时运不济,她却觉得这一分差的刚刚好。

  徐记者之后又在十八里屯停留了一天,仔细了解了一些屯子的过往和故事,努力找到了这里和别处与众不同的地方。

  等到素材收拾妥当之后,他又给屯人拍了一些照片,还答应等回去以后洗好了寄回来。

  只这一点,就足够一辈子没照过照片的屯人们夹道相送了!

  徐记者心满意足的离开,觉得自己手里现有的素材应该差不多了。

  只是他没想到,他前脚一走,俞红美后脚就收到了京大建筑系的录取通知书,而徐记者与通知书就差了一步。

  没过几天,俞里里的通知书也到了,她考的是农大的生物科学。

  她的通知书和莫县第三名的卓慧雅同学的一起送来,有俞父盯着,也没出任何意外。

  之前查分的时候大家因为省状元还激动了一下,但这种激动,总还带着一点心虚。

  直到这次真正看到通知书下来,才算是彻底的沸腾。

  俞里里跑到了县里跟俞父商量,看看是不是应该摆上几桌。

  她去的时候,俞家也是一样没有人,她只好又去隔壁的粮站找俞父。

  这边都是老熟人了,看见她该打招呼打招呼,该登记登记,也没人为难。

  这会儿的粮站倒是不算太忙,基本上该调配的都调配的差不多了。

  她走到俞父办公室门口,敲门进去的时候,俞父正在里面倒热水泡茶。

  一看见俞里里赶紧放下茶缸子,乐呵呵的招呼她进来。

  “红霞过来!我正想让你有时间过来一趟呢!你就来了!哈哈哈……”

  “我给你看,市报的报纸上今早登了你们的报道……”

  俞里里一听也来了兴致,一边摘帽子,一边凑过去跟着俞父一起看。

  报纸上占了很大一个版面,除了俞红美的照片之外,还有一张十八里屯大队干部的照片。

  俞红美的照片用的版面比较大,十八里屯干部的照片要小很多。

  俞里里一见顿时笑了。

  “爸,你这报纸是单位订的吗?还是在哪买的?我想看看也买一套拿回去,要是让三叔他们看见,肯定高兴坏了!”

  俞父也跟着笑眯了眼。

  “没事儿,你拿走吧!我今天早上去书店买的!买的多!”

  俞里里对‘买的多’没什么概念,她以为对方买了两三份,所以不怕她拿走。

  但实际上,俞父所谓的买的多,那就是买上几十份,给周围熟悉的人一人一份的概念。

  俞里里听了这话,也没推辞,当即把报纸叠好,装进了自己的挎包。

  俞父身心舒畅,抿了一口热茶,想起俞里里还在,赶紧又放下茶缸子,给她找了个杯子。

  涮一涮,将水浇到暖气片旁边养着红绣球的破洋瓷盆子里。

  甩干了水,又给俞里里倒了一杯热水,一边给她递水,一边问她。

  “对了!你今天是有啥事才过来的吗?”

  俞里里接过水杯坐下,这才说起自己此行的目的。

  “爸,我和红美的通知书都下来了,我就想着是不是在屯子里摆几桌。”

  最近不少人都在跟她打听这件事儿,但俞里里一直都压着。

  屯子里如果有好事,结婚或是过寿之类的,预备几桌也不止是为了高兴,更多时候还是想要收点钱。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俞父参加的升学宴就有好几次。

  上大学的要吃,上中专的也要吃。

  这年头富裕的人家不多,去外地的车票又贵,想要凑一点钱给孩子上学用,也是人之常情。

  十八里屯的屯人也是想着,俞家念书的孩子多,往后说不定也会吃力。

  吃饭是假,想要帮俞家凑一凑钱才是真的。

  虽然他们也不富裕,虽然他们也没想过俞家人考走了会不会永远都不回来……

  但在这时候,他们也只是想着俞家这么多年走了这么多的礼,咱们不能欠对方人情。

  在一个,众人的心中,也有一团小小的火苗,也想要成为一段历史的参与者。

  俞父听俞里里这样一说,眉头一皱,马上反对。

  他一拍桌子,当即说道。

  “几桌不够!直接摆席!”

  虽然听着有些膨胀,但他两个女儿都考上了重点大学,还有一个是省状元,他不骄傲一下才奇怪!

  再说他们家孩子在十八里屯住了这么久,眼看要离开了,还能不谢谢屯人这么多年的照顾吗?

  几桌怎么能够?

  要摆就直接摆席,不管大伙出多少礼钱,都可以带着全家人来吃。

  “红霞,摆席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一会儿就去屠宰场那边看看,我手里票还够用,肉菜管够!”

  “你确定一下日子,我提前两天找车,把东西都拉过去。”

  俞里里一听这话,连忙拒绝。

  “不是爸……肉的话我也有,山里有的是,要是你买就太打眼了吧!”

  俞父却是挥了挥手。

  “我那几天会带人过去,你要是上山才太打眼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njzhr.com。你家小说网手机版:https://m.njzhr.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